中國證券網訊(記者 陳其玨)由燃煤等因素引發(fā)的霧霾天氣頻頻造訪,因供需矛盾導致的“氣荒”亦不時在冬季光降,但作為清潔能源的天然氣供應能力其實卻存在階段性富余。發(fā)改委今天全文印發(fā)的《能源發(fā)展“十三五”規(guī)劃》(下稱《規(guī)劃》)顯示,中國亟需開拓天然氣消費市場。而專家在接受中國證券網記者采訪時表示,當前一段時間內,擴大天然氣市場需求仍是主要矛盾。
根據《規(guī)劃》,國內天然氣消費水平明顯偏低與供應能力階段性富余問題并存,需要盡快拓展新的消費市場。同時,由于基礎設施不完善,管網密度低,儲氣調峰設施嚴重不足,輸配成本偏高,擴大天然氣消費面臨諸多障礙。而市場機制不健全,國際市場低價天然氣難以適時進口,天然氣價格水平總體偏高。隨著煤炭、石油價格下行,氣價競爭力進一步削弱,天然氣消費市場拓展受到制約。
另一方面,《規(guī)劃》稱,國內在能源清潔替代的任務則十分艱巨。部分地區(qū)能源生產消費的環(huán)境承載能力接近上限,大氣污染形勢嚴峻。煤炭占終端能源消費比重高達20%以上,高出世界平均水平10 個百分點?!耙詺獯骸焙汀耙噪姶骸钡惹鍧嵦娲杀靖撸瑵崈粜兔和茝V困難,大量煤炭在小鍋爐、小窯爐及家庭生活等領域散燒使用,污染物排放嚴重。高品質清潔油品利用率較低,交通用油等亟需改造升級。
“由于低油價、低煤價及經濟下行,天然氣比價優(yōu)勢大幅下降、市場需求動力嚴重不足,短期內,降低用氣成本是當務之急;而其背后是天然氣產業(yè)鏈結構改革嚴重滯后導致的問題,以改革求活力、促發(fā)展是治本之策?!?span id="stock_sh601857" style="margin:0px;padding:0px;border:0px;outline:0px;font-size:14px !important;vertical-align:baseline;background:transparent;">中國石油
根據《規(guī)劃》,2020 年常規(guī)天然氣產量要達到1700 億立方米,頁巖氣產量達到300 億立方米,煤層氣(煤礦瓦斯)利用量達到160 億立方米。
對此,卓創(chuàng)天然氣分析師劉廣彬向記者表示,由于國內天然氣定價機制不完善,導致非居民用天然氣門站價格在過去兩年遠高于替代能源價格,這使得天然氣的下游需求受到抑制,令“十二五”沒有達到預期的天然氣消費量。而隨著2015年11月份天然氣價格大幅下調,市場情況有所好轉,但去年下半年部分地區(qū)的非居民用天然氣結算價格再度上調,對天然氣市場的利空作用明顯。
“雖然去年國內整體的天然氣消費水平有所恢復,但國內天然氣產量和國際進口量與目前的消費量基本可以匹配。國內出現(xiàn)‘氣荒’的主要原因是儲備調峰設施建設落后,無法解決大中型城市天然氣用量峰谷差距明顯的問題?!眲V彬說。
在他看來,去年8月份發(fā)改委曾連續(xù)發(fā)文調整天然氣中游管輸環(huán)節(jié),并要求降低工業(yè)用戶的用氣成本,取締不必要的收費環(huán)節(jié)并降低城市配氣費。漲價與發(fā)改委力圖降低天然氣使用成本、推廣天然氣應用的意愿有沖突。
發(fā)改委負責人此前表示,到2017年,競爭性領域和環(huán)節(jié)價格將基本放開。具體到天然氣領域,就是放開天然氣氣源和銷售價格,政府只監(jiān)管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管道運輸價格和配氣價格。下一步,將加快推動非居民用氣公開透明交易,完善相關配套措施,盡早**放開非居民用氣價格。同時,根據國內外能源價格變化情況,擇機逐步理順居民用氣價格。